环球热消息:金山卫镇金卫村:“五匠驿站”将党群服务“流动”进微格

时间 : 2023-06-21 17:43:31 来源 : “金组工”微信公众号

金山卫镇金卫村是典型的“城中村”,村域内人员结构复杂、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,为有效破解“城中村”的治理难题。近年来,金卫村党总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以精准、高效服务辖区内的村民为宗旨,结合村域实际,通过搭建“五匠驿站”党群服务平台,不断升级优化服务模式,让党群志愿者化身“接单员”,为村民提供月度“定制”流动服务,将党群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。


(资料图)

深挖村史村情  为城中村塑形铸魂

在公社时期,金卫村村域内手工业比较发达,当时的街市繁荣,各类作坊、店铺等一应俱全。剃头匠、桶匠、缝纫匠、泥瓦匠、木匠等手艺人也较多,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、服务生产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手艺人也以不同的服务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基于这些宝贵的村史村情,金卫村党总支深入挖掘、广泛收集,总结提炼出了锲而不舍、精益求精、乐于奉献的“五匠精神”。

聚拢一群匠人  以匠心服务成匠事

“王医师,我血压多少,要不要吃药?”退休医生王阿婆正在为村民张阿婆量血压。王丽亚阿婆以前是金卫大队里的一名赤脚医生,她经常背着医药箱走街串巷,为村民看病问诊、舒缓疼痛。退休后,她依旧经常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。今年,在村党总支的招募下,76岁的王阿婆成为了“五匠驿站”里最年长的一位“匠人”。

在“五匠驿站”中,像王阿婆这样身怀一技之长又热心为村民服务的“匠人”不在少数。村党总支通过主动挖掘、自主报名、熟人推荐等不同形式,让更多愿意奉献自己、服务他人的“匠人们”聚拢到一起,登记入“匠库”,主动申报服务项目、服务时间等。金卫村6组的钱士芳阿姨多次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,听说“五匠驿站”招募的事,主动向村里报名,成为了理发匠;金卫村4组的张光华阿姨也拿出自家的缝纫机,争当缝补匠……目前,“五匠驿站”每月15日固定提供量血压、理发、磨剪刀、缝补等8项“匠心”服务。此外,由党员沈惠华阿姨牵头组建的“开心果”文艺团队,聚拢了一批退休的文艺爱好者,依托“五匠驿站”流动开展微演出、微宣讲活动,他们说“要来驿站舞台为大家带去欢乐,为幸福而来”。

村民需求在哪  党群服务流动到哪

“小黄啊,阿婆年纪大了,腿脚不方便,一个人过马路有点害怕,你们能上门为我理发吗?”“当然没问题!祁阿婆,您等着!”在接到祁阿婆的求助后,微格员黄阿叔立即向微格长上报了祁阿婆的需求。当月的“五匠驿站”流动党群服务原本计划前往第七微格内的小北海党群服务点,但是经过微格长们的商议,改为前往祁阿婆居住的第五微格内的老仓基党群服务点。

铁打的“五匠驿站”,流水的服务阵地。根据微格内村民的实际需求,“五匠驿站”除了提供固定服务项目外,还携手周边热心商户共同参与“流动”党群服务活动。移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指导村内的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,讲解防诈骗知识;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反假币知识,提高鉴别假币能力;谭建芳口腔医院的医生们为老人们免费开展口腔检查,传播口腔健康理念;沿街商铺的商户们在做好自家店面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,两人一组轮流化身宣讲员和督导员,共同打造干净、整洁、有序的街区环境。

用好量化积分  星级赋能激发活力

村党总支以“激励+提升”为抓手,充分激发“匠人们”的“动力+合力”。一方面,实行“匠心星级评定”激励机制,依托“文明积分”,设置“匠心服务”类目,将参与“五匠驿站”党群服务、接单上门、带教讲课等内容量化为相应积分计入美丽账户,设置一星级、二星级、三星级三个等次,在尊重“匠人们”劳动成果的同时,激发他们的“追星”热潮。

另一方面,注重“匠人”的能力提升,以“埭家会”为平台,组织“匠人”、微格长、微格员开展学习交流、技能培训等赋能活动;实施“周三行动”,每周三由一名优秀“匠人”担任讲师,传授专业知识,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提升“走街串巷”的综合服务能力,让注重办实事、解难题成为党群服务的“风向标”。例如,在一次“周三行动”中,在册“匠人”王金辉充分发挥电工特长,带领微格长、微格员检查每个微格内的空中线路情况,及时清除废弃电线,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改善了村容村貌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热门文章